星期四, 12月 07, 2006

黃恆秋與邱一帆客家詩朗讀

黃恆秋與邱一帆客家詩朗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ImIFluh1w
hakka poetry


●長短調 / 黃恆秋

毋係我介穧粑忒黏
係汝介心肝毋罅軟

毋係我介粄圓忒鹹
係汝介肚腸毋罅甜

毋係我介穀倉忒大
係汝介田坵毋罅闊

毋係我介藍衫忒舊
係汝介頭腦實在毋罅新

●收冬戲 / 邱一帆

頭犁犁
割起
毋增志介禾� 背傴傴
擎起
重沉沉介生活
腳跛跛
撐起
一屋家介燒暖

戲棚頂
暢蹀蹀介八仙
歡喜來看
平安戲

戲棚下
額結結介老農
煞猛來做
平安戲

一庄做過一庄
一年換過一年
共樣介戲碼
認命介人生

3 Comments:

At 11:22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充滿自信的客語學習觀念


有位客家鄉親悲傷的提到:

在一個客家聚餐場所,我問一位客家妹,妳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妹說:我嫁給閔南人,「嫁夫隨夫」、「我愛我夫」,所以全家講閔南語。又為了升學,只教小孩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我又問一個客家帥哥,你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帥哥說:我娶閔南人,「我愛我妻」,所以全家講閔南語,我也為了小孩升學,只教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

閱畢以上文字彷彿是一則笑話,卻是無比真實。我曾在捷運上聽見祖孫三代的交談,年輕母親用客語腔和她小女兒說華語,接著和老母親說閔南語,老母親則以客閔語夾雜回答,那個年輕的母親由始至終就沒說半句客語。怪哉!

那個小女孩很可能不會說客語了,老祖母衹好用很奇怪的華語和她說話。

其實這不是個案,是很普遍的現象。

現代小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巳失去說客語的環境,他們的語言學習必然趨於強勢功利的方向。父母無閒教孩子母語,但可以傳達灌輸孩子這個充滿自信觀念:客家人有很強的語言天份,很容易便能精通客、閔、華、日、美語,客家人是大都能口操數國語言的優秀族群。我在自由時報定期刊載的客家詩,主要也是在證明客語是有音有字的,直接用客語寫作是可能的。

另外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學校應該取代父母教育下一代說母語的工作。

而且父母應理解,多種語言一起學習,不但不會混淆語言學習,反而能夠增強語言學習的能力。

 
At 12:16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關於「客家」的一些回憶

【文/謝佳玲 (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進入客家學院以後,同學發現我講的是海陸客家話。「可是你不是屏東人嗎?」大家這麼問我。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在屏東講的客家話應該是四縣腔才對。
雖然我從小住在屏東,不過我學的客家話可是來自新竹喔!──我的媽媽是新竹芎林的客家人,而從小我的外婆就和我們住在一起,這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我的生活環境讓我可以學閩南語,可是在家裡我可以學道道地地的客家話。

小時候的我一直以為所謂的「客家話」就是像我們家講的那種海陸腔調,我
根本不知道還有四縣腔或者其他腔調的語言也可以被叫做「客家話」。記得小時候跟外婆到屏東麟洛的佛堂拜拜,我發現在當時讓我覺得很奇怪的事──?什麼阿婆和佛堂裡的師父講的話我都聽不懂呢?我並沒有向大人們提出疑問,因為我給這樣的現象找到一個答案──那是一種信佛教的人要學的特殊語言。如果你要
跟神明溝通,你就必須學會說這種話。

於是這樣的語言帶給我一種「神秘感」,每當阿婆和佛堂裡的師父們開始聊天,我就要豎起耳朵聽他們到底在講什麼,卻還是搞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秘密」。
過了很久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那也是一種客家話,而且是在屏東地區大部分
客家人都會講的四縣腔。上了大學以後,我的同學除了閩南人之外,也開始有了
講四縣客家話的同學,我跟她說起那個「和神明溝通語言」的故事,兩個人一起笑了好久。說也奇怪,後來有機會參加一些跟客家相關的活動,聽四縣客家話的機會愈來愈多,發現那並不像我小時候感覺的那麼難懂,仔細聽還可以抓住大概的意思呢!

長大就是這麼回事吧!知道的事情會愈來愈多,許多過去的想法會被推翻;
一些疑問會被解決,但又會繼續產生更多的問題,像是在走一條永無止境的路。
進入客家學院之後,發現「客家人」這個詞可不像小時候的我想的那樣單純了,
它變成一個複雜的概念,而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拉入那樣的複雜裡──
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啊!

 
At 7:29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台灣原鄉人-文學之父鍾理和

鍾理和紀念館紀念雕像


鍾理和書房

  鍾理和,1915年生於屏東,十八歲時遷居到美濃鎮。執著於寫作的生涯就像光芒四射的星星,在台灣的鄉土文學史上留下了動人心弦的一章,成就很多感人肺腑的好作品。民國49年舊病復發,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享年四十五載。文學界為了紀念他,於民國68年於美濃籌建「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的一生幾乎都在潦倒、困厄中度過,在十九歲的時候因為愛上了較年長的同姓女子鍾台妹,在當時封建的鄉村中,幾乎不容於家族而出走家鄉,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回到台灣之後又罹患肺病,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打擊,雖痛不欲生,但也無法阻擋他寫作的熱情。「笠山農場」、「奔逃」、「原鄉人」都是他非常有名的作品。
  美濃鍾理和紀念館位於美濃黃蝶翠谷旁,是台灣第一座民間的文學館,地方上還把美濃中正湖畔的一座橋題名為「理和橋」,來紀念這位台灣鄉土文學的戰士。想要了解現代文學之父的一生,可以在鍾理和文學紀念館中看到作家個人手稿及作品,另外在館中二樓也展示「原鄉人」的電影劇照及資料,和一些台灣作家的作品。
  為了表示對鄉土文學的敬重,高縣政府與美濃愛鄉協會計畫興建台灣文學公園和文學步道。以結合鍾理和紀念館、美濃窯、美濃客家文物館、母樹林、黃蝶翠谷,營造出一條結合藝術、文化、生態的風景路線。假日常聚集相當多的遊客。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客家藍衫

美濃客家文物館展示的客家代表藍衫

  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可以從小地方看出一般;服飾是一個歷史演變的重要證據,也是一個時代所反映出來的意識形態。
  要了解客家的傳統服飾,就必須站在他的民族歷史及文化背景來談起,什麼樣的背景與特質就會成就什麼樣的表徵,或是服飾背後所蘊含的意義。
  「藍衫」是客家婦女傳統的服裝。在客家的歷史中,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物,一直是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以及內涵;在客家人最困頓的開荒歲月裡,吸汗、實用、不怕髒的藍衫,更是把客家人刻苦勤奮、勇敢堅強、內斂的精神表現地淋漓盡致。
  製作藍衫的手法我們稱做「藍染」,這是以前客家民間日常生活中非常獨特的一個文化特色,以植物最天然的色澤把棉布或是麻布染成我們所看到的藍色,雖然目前在社會上已經幾乎不見蹤影,但只有在追尋以往的生活方式,我們才能找到客家人最原本的精神跟傳統。「藍衫」顯現出一種踏實、穩重的本質,也發揮了客家女性不屈不撓的韌性,樸素當中煥發出溫暖的光彩。藍衫擁有的便利性,因其寬大且翻摺的袖口和貫通的腰帶,可以用來放置物品或錢幣,非常方便。它也具有長久性,因為剪裁自由加減花邊的方式,所以可以視場合及年齡做些微的修改,非常實在。除此之外,平面且直線的剪裁,皆可調整長短,便於活動。適合於戶外勞動或是家居兩相宜。


客家戲曲-李文古

  「李文古」是客家民間文學的傳說故事,五○年代曾經流傳在屏東平原,歷經六○年代而傳播到台灣北部桃竹苗客家聚落,並以笑科劇傳遍全台灣客家鄉鎮。
  過去農作時期,客家居民難得有閒、有錢舉辦或享受大型的休閒活動,因此在庄頭聚落間產生了一種不需舞台、不需戲服、只要三個人即可演出的「搓把戲」型態。透過精彩的劇情、流利而豐富的方言使用,將一齣「搓把戲」演得動人心弦、劇情絲絲入扣。看戲情眾看到情動處,甚至跟著涕泗縱橫!
  李文古是原鄉廣東梅州的台灣客家真實人物。他的故事隨著客家移民的腳步散播到台灣。四十年前由屏東戴寬群先生改編為笑科劇,並由李龍麟傳唱,成為客家族群勞動後最喜愛收聽的廣播節目。另外一種過去在客庄極為流行的「李文古」,則是一種口語俚劇的型態,在大約民國50年代,那個電視機還不甚發達的時期,由作曲家呂金守及出身六堆萬巒的李文光先生所灌製的「李文古」系列唱片。由於對白詼諧逗趣,使用的俚語及雙關語更是令人噴飯;因此在南北各地的客庄造成風靡,如今40歲以上的客家族群中仍有人提起過去的「李文古」唱片,依然懷念不已!
  隨著時代的演進,不論是「搓把戲」或者「李文古」皆已逐漸式微、甚至已不再見到。為喚醒六堆客庄過去鄉村生活型態的歷史回憶,並將此老舊六堆文化的一部份呈現於現代後生的眼前,亟需透過通俗節目的重現,勾勒過去傳統客庄的農閒面貌,讓此一通俗文化重新融入新一代客家人的生命當中。










美和新故鄉文化產業

古色古香之側門

傳統客家三合院
  聞名全國的美和棒球隊所在地-美和村。最近幾年,外來的遊客初到美和村時,皆對傳統的客家三合院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伙房是客家人的合院傳統建築,因為大家都有同族的血緣關係,祭拜共同的祖先。族人平時可以相戶扶持,遇難可以共同防禦外患,加上客家人慎終追遠的家庭倫理制度,所以發展出伙房合院建築的特殊風格。
  美和村的文化產業是什麼?除了傳統的客家美食外,前清秀才曾作霖先生書寫的竹葉字,可以製作成藝品,合院建築祖堂背後的「五行石」(金、木、水、火、土),可以製作成精美的項鍊,祖先所傳下來的風箏和木屐,都可以讓遠道而來的遊客選購或親手製作。客家人歷經上千年生活哲學的體驗,揉合了《易經》及陰陽《五行》學說,在客家伙房建築的「化胎」上鑲嵌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石。在紛雜的現實社會,得以趨吉避凶。今以五行的造型打造成項鍊,配以八字命盤原理加以補足個人運勢,並經由三百年開基伯公,以及文化學者曾喜城的加持,祝福擁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美和新故鄉前清秀才曾作霖先賢手書竹葉字書法,世所罕見,書法今存宗聖公祠古蹟聯柱之上,上百年來被書法界嘆為觀止。今以竹葉字「治國平天下」拓印為T恤藝品,分長、短袖;紅、白、黑三色,彌足珍貴美麗。


客家大伯公

內埔地區傳統的土地公廟

  土地神信仰在先民們渡海來台開墾時,便傳進台灣,伴隨台灣的開發而發展。歷經三百多年的變遷,土地神已經成為台灣最普遍、信眾最多的民間信仰。土地神的源起可以說是始自於自然崇拜。早期的人們所食用的食物,除了靠打獵以外,就是靠生長在地上的作物,在那時並沒有良好的種植技術,甚至對於氣候狀況、土壤肥沃及病蟲害…等一無所知,因此認為是有一神靈在控制。因此,土地神在此情形之下產生了。
  在客家部落,土地公被稱為「伯公」、「福神」、「大伯公」。客家部落傳統的土地公廟大部份是石碑型式,在碑文上只寫地名及福德正神牌位。因此,傳統的土地公廟是鄉土地方誌考據古地名最好的參考。
  伯公就是一般俗稱的土地公,客家人對伯公有特殊的情感。伯公信仰成為心靈寄託的方式,就像依賴家人一樣,人神之間關係非常親密。所以,內埔地區有許多伯公廟分布在庄頭庄尾,田間田尾,甚至在自家的伙房中也供奉著伯公。至今年長的客家婦女仍有每天到伯公壇上香禮拜的習慣;伯公壇也成為村民聚會聊天休閒、孩童嬉戲的地方。


客家文物館

客家文物館正面照

  六堆客家文物館位於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客家文物館的規劃籌建,在於闡揚客家族群忠孝節義、榮祖尊賢、刻苦勤儉、良俗教化的固有文化內涵。藉由對於六堆客家精神文化和實質文物的研究、收藏、保存、展示的四大業務範圍,凝聚地方社區意識,以及歷史的學習過程。規劃適用的展示途徑,與文物館的週邊設施整體運作,傳達文物館提供文化型態的遊憩、傳播資訊、達成溝通與推廣教育的建館目的,是為本館設立最基本的宗旨目標。
  客家文物館的成立,在於建構整合平台,藉以復興客家文化所蘊藏的族群歷史脈絡,凝聚鄉親意識,提供溝通場域,振興文化產業。藉由文物館的有效經營管理來達成維護六堆客家文化 、文物所蘊涵的傳統,發掘相關知識人才和研習師資等目標;並持續長期蒐集、整理各項有關客家文獻、文物、影像、圖像資料,建立客家文物檔案中心及蒐集網路,成為客家文物最重要的典藏重鎮。
  客家文物館規劃有客家農村生活展示館、客家文化與傳承、客家生活面面觀等單元,呈現客家美、服飾、音樂、信仰、建築、禮俗、文物風貌,除了週一休館之外,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開放,歡迎鄉親前往參觀。

客家美食

板條豬血湯


粄類點心

  客家菜以「鹹、香、肥」為特色。是生活環境造成的。由於客家人拓墾的地方多是貧瘠荒涼的地區,為了生存,只有克勤克儉,堅忍奮鬥。因為生活不容易,常常看不見油水,而體力勞動需要的熱量特別多,所以需要吃「肥」的東西。因為做辛苦的勞力工作,會流很多的汗,需要大量鹽份補充,所以客家人特別需要「鹹」的食物。沒有吃過菜甫(乾的鹹蘿蔔)、灰鴨春(鹹蛋)鹹豆腐乾+豆豉的人,不會知道客家先民的辛苦生活。客家人喜歡吃「香」的東西,是因為香的東西乾而耐飽。例如客家炒麵是乾炒的,乾乾的,也香香的;客家人賣炸芋丸、炸魚丸、炸蘿蔔丸、炸菜丸的很多,這些東西又便宜,吃了又耐飽。
  在內埔街道中,美味可口的客家美食,讓外來的遊客讚嘆不已。來到內埔地區有些美食是不可不去品嘗的。例如內埔市場邊的米苔目與板條、芒果樹下的酸辣炒豬腸,以及榕樹下的花生豬腳,皆讓人唇齒留香。更不要忘了買些客家傳統的粄類食品,以米為原料的各種點心及粄類食品,琳瑯滿目;有呈現米飯特色的甜鹹油飯,可當主食的米粉、米篩目及面帕粄等。過年過節、婚喪喜慶才出籠的粄類點心,如紅粄、龜粄、芋粄等,尚有利用發粉膨發的勃粄,利用糯米樁打而成的米餈粑,還有利用不同特性的兩種粉類製作而成的九層糕等,無一不顯現出客家婦女手藝之精巧,創造出這麼多元的粄類食品。


松友休閒農場


  位於嘉義縣東西向快速道路「嘉義、中埔、白河」交流道出口500公尺處,為本社教站內兩座休閒農場之一。園內主要種植西印度櫻桃、及各項切花,如滿天星、 白雪花、星辰花、蓮花等。
  松友休閒農場目前的規劃方向為田園體驗樂,藉由親自動手參與,結合教育與休閒、知性與感性,提供園區遊客體驗舒適、自在及悠閒的田園樂趣。農場內有水生植物池可以提供學校進行自然戶外教學活動,有時也安排抓泥鰍活動,配合花卉季節也可進行押花教學。得過神農獎的主人提供道地的客家料理供旅遊民眾享用,品嘗客家人的料理,主人的熱情招待是您假期休閒可以考慮的好地方。


客家獅


  嘉義縣中埔鄉是目前嘉義地區聚集最多客家移民的鄉鎮,根據文獻調查,在清朝年間,客家人群體移居至此,多年來融入河洛人文化,特有的客家文化已褪色殆盡。目前極力推展全國唯一的「客家獅」,由陳柏麟村長擔任團長,年近七十歲的邱接輝先生為總教練,另有郭豐賓、韋金國兩位教練,將客家的技藝傳授給庄內子弟,致力於保留傳統客家文化。成立兩年多來,為了發揚我國固有民俗技藝文化,提昇社區民眾及青少年對舞獅的認識,且鼓勵社區青少年加入客家獅傳承行列不分族群,已有六、七十人加入該行列。不但提供社區內民眾正當休閒活動,也增進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感。


客家傳統服飾
  客家傳統服飾源自於漢族傳統的衣飾文化,男女服分上、下裝,為工作方便以衫、褲為主,男子日常生活、工作、勞動穿著對襟短衫俗稱「唐衫」,文人雅士穿著右開大襟的「長衫」也稱為「長袍」,「長袍馬褂」也是一般人的禮服。服裝顏色通常為藍色、青色、黑色或灰色等樸素色彩,以棉麻居多,下裝搭配腰身寬博的大襠褲,以腰帶繫綁固定。
  六堆客家婦女傳統服裝,一般稱為「長衫」、「藍衫」或「大襟衫」。「長衫」是指其衣長及膝,「藍衫」則是指稱布料顏色,「大襟衫」是言其開大襟的形式。客家藍衫在大襟處、袖口反折部份有配色鑲緄裝飾,年輕婦女再加縫花邊織帶稱之為「闌干」,樸素儉約中已達到華麗點綴的效果。已婚婦女大多會將花邊拆掉,至於當祖母的就會改穿黑色的衣服。傳統客家藍衫製作時並不直接將釦子裝置在衣服上,視需求才換置不同釦子。客家婦女日常生活與參加正式活動,都穿著同一套衣服,在重要慶典或節日時,則換上銀質或鎏金鏨花的釦子,就成了「正式禮服」;平時甚至不使用釦子,直接折取祭拜過後的香腳別在釦絆上,儉約惜物的用心發揮到了極致。 客家婦女上衣除了大襟衫之外,還有一種稱為「褂袷」的背心,是穿在大襟衫外的無袖短衣。鋪棉背心大都使用黑色絲緞或緞紋棉布製作,裡層夾襯棉花及棉裡布,表面上有細密釘縫的針線痕跡,是六堆客家婦女保暖的厚實冬衣。


十里聞香-美濃粄條街

面帕粄


美濃粄條街景

  粄條為客家最有名的小吃,在國宴中的歡迎可見一般。位於美濃鎮美興街中山路附近有一條著名的「粄條街」。它的特點在於它的形狀特別寬,很像面帕﹙手巾﹚,所以又被叫做「面帕粄」。在這裡聚集了很多家客家粄條小吃店,因此被稱為粄條街。要吃道地的粄條,只要往老街走就對了,沿路上有數十家打著粄條招牌的小吃店。手工製作的Q軟粄條,由米磨成漿,再舖平蒸熱成面粄狀,然後切成長條,可煮可炒,口感各有千秋,其中最古老且最有口碑的一家是美光粄條店,不論是乾拌油蔥,或者淋上高湯加上肉片的湯粄條,都有種令人懷念的古早風味。
  當地面帕粄的做法及用料頗為嚴謹,所用的在來米至少存放半年以上,等米中的油脂較少之後才使用,這樣才不致於造成質地太軟的現象,在來米在使用前一夜必須預先浸泡,清晨之後再磨成漿,再加上適量的蕃薯粉打勻,倒在塗滿花生油的模板搖勻後蒸兩分鐘,撕下固體板狀成品,掛在竹竿上冷卻。吃的時候先要把大片的面帕粄切成條狀,放進熱鍋裡面燙過撈起,淋上豬油炒香的油蔥、滷豬腳原汁,之後看個人喜好加入大骨湯,並搭配豆芽菜、韭菜、幾片瘦肉,就是一碗令人垂涎欲滴的正宗客家粄條。
  客家美食可說是臺灣客家文化的代表作,也是客家文化的中心價值之一。傳統客家的精神反映在充滿簡單與樸素的飲食當中,淳樸卻又充實的吸引力讓大家對客家美食趨之若鶩,在沿街巷弄中追尋道地的風味!


下午茶的客家味-擂茶

製作後-完成之擂茶


製作前-準備之材料

  關於擂茶的由來有很多說法。大部分都起源於三國時代,相傳三國時期張飛的將士們在一場戰役中得到瘟疫,一位老醫生獻上自己祖傳的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磨成糊狀,加水煮食而藥到病除。因此這樣的藥方就慢慢的流傳開來,也成為了客家族群日常生活中一個很獨特的飲食習慣。
  擂茶又名「三生湯」,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茶點,但也會因為地區性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口味以及食用方式。所謂的「擂」,就是客語中「研磨」的意思。現在所謂的「擂茶」,就是將茶粉及其他堅果五蔥 磨成粉狀,並以熱水沖泡。原味的擂茶多是鹹的,現在流行喝的擂茶多偏甜的口味。有些會當作正食,有些則作為茶點,有冷有熱、有甜有鹹,能充飢、止渴又能達到健康的效用
  擂茶的工具主要是陶製擂缽和約兩尺長的擂棍。擂缽盆內面充滿溝紋,有溝紋較粗根較細兩種,適合不同的研磨食材。至於擂棍則多以油茶樹、芭樂樹的枝幹為佳,可以把本身擂棍的營養成分融合在擂茶之中,用途為研磨食材用。而擂茶棒為擂茶粉高溫壓製而成,除了當作攪拌外還可以當點心食用。
  製作的程序是先將茶葉在擂缽中磨成粉狀,再加入其它材料混合研磨,其內容可以歸納出來的有:蓮子、薏芢、淮山、芡實、紅豆、黃豆、綠豆、黑豆、米豆、花生、黑白、芝麻、白鳳豆、小米、小麥、大麥、蕎麥等,再加入水調勻,就是一碗美味營養的擂茶了。鹹口味的可以加入菜脯,風味一樣可口。


台灣藝術新生命-美濃窯朱邦雄

特色大門


展覽作品

  在高雄縣美濃鎮這個風景優美民風純樸的地方,客家的民俗風格再加上山光水色,非常引人入勝。堅持著客家人刻苦耐勞的個性,「美濃窯」創辦人朱邦雄先生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非常辛苦的發展家鄉陶藝的事業,催生鄉土文化紮根的藝術新氣象。
  朱邦雄老師結合了藝術、人文、等專業,經過20年來的努力奮鬥,創作了很多藝術作品。為台灣的藝術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也對公共藝術的推廣不遺餘力。因此只要提到「美濃窯」就會想到朱邦雄老師,和他背後那一份堅毅勤奮的精神。
  朱邦雄先生畢業於國立藝專,也曾赴日研習工業設計,並於1982起追隨吳毓棠教授鑽研陶磁化工,在融合藝術與科學之下,老師在台灣各地創造大型的「陶壁公共藝術」,並且把美濃鄉土文化意念融入作品當中,展現濃厚的客家人文氣質。隨後在美濃落地生根,並創造出一個新的藝術文化環境,民國76年之後,「美濃窯」積極推展陶瓷藝術、各級學校及社會團體都可以前來參觀玩陶,種下文化生根的種子。
  朱老師曾說在過去幾十年,客家藝術是沒有進步的,所以老師強調客家的藝術其實就是要多做,將平凡融入我們生活當中,創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藝術的範疇非常的廣泛,它可以做很多的突變和再生,如何在藝術裡面去呈現所謂客家的精神,每個藝術家的看法都不一樣,而創作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擁有客家精神的創作條件,才能海闊天空,也才能創造出不同以往的東西!」朱邦雄老師與「美濃窯」的努力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艾草粄
  坊間有一種非常好吃的艾草粄,皮富有嚼勁而且內餡非常可口,且會有一陣撲鼻的清香,那就是客家非常有名的小點心「艾草菜包」。
  客家原以麵食(如餃子....)為主,因遷徙之後逐然習慣於米食,以米食做成餃子形的菜包,藉此追念祖先,緬懷過去,以解相思之情。因其形狀猶如裝豬的竹籠,所以俗稱為「豬籠粄」。
艾草依「本草綱目」記載,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效用,其香味特殊且相傳有避邪作用,另一說流傳艾草粄還有去污的效用,清明吃了到了夏天才不會生瘡。由於艾草在清明時節為盛產期,使之和糯米做成艾草粄,可以用於清明掃墓祭祖,另外在春節、元宵節、冬至、尾牙、或是平日也都是客家人常常食用的一個美食。
  艾草粄的外皮是香Q的糯米皮,由糯米和蓬萊米各佔一半或糯米3/2,蓬萊米3/1揉製而成,把剛採下的艾草去除莖、梗後後燙熟,煮至爛,並在粄脆搓揉時放入艾草,製法簡便,內餡可包入不同的材料,餡料包括香菇、豬肉、菜脯絲或蘿蔔絲(脫水)、蝦米等爆香,並加上少些楜椒粉,最後放入塗有一層油的柚子葉或香蕉葉的蒸籠裡蒸熟。是傳統客家人最拿手的節慶米食之一。吃起來香味足,口感有彈性,咬起來還不會沾口黏牙,別有一番風味!


阿志牯的菸樓陶藝

舊菸樓的工作狀況


菸樓再生計畫文字說明,
左邊為菸樓陶藝。

  菸草種植一直是美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而菸樓就是代表美濃最重要的歷史見證,所有美濃人都對菸樓有著一種不可磨滅的情感,隨著菸業慢慢的沒落,但大部份的菸農還是捨不得將菸樓拆掉,因此很多愛鄉者便積極促使菸樓再生運動。鍾建志,人稱「阿志牯」,就是個美濃弟子回鄉創業的例子,阿志牯利用祖父留下來的菸樓,開始他的陶藝生涯。
  位在高雄縣美濃鎮獅山街14號的菸樓,充滿了陶藝的色彩。阿志牯在這邊建築了他的陶藝世界,有田園造景背景的他,把叔叔的菸樓整理出來,加以設計規劃,不僅省下一筆裝潢費,整理起來的菸樓也可以當作一棟小型的菸樓博物館。菸樓的燻烤室展示給觀眾了解當時菸葉是如何燻烤的,而一、二樓則整理出來當作陶藝作品的陳列室。在陶藝的作工上面,一方面自行開發釉藥的配方,一方面嘗試不一樣的土質。以水稻禾桿燒成灰後加入胚泥的成分中,結果燒出來的色澤果然有水稻的感覺!
  阿志牯志在表現出美濃的特色,除了選擇地方的材料之外,也呈現種菸的勞動以及美濃的文風等美感,把特有的文化保存下來,並且融入到作品當中。阿志牯不僅走出自己的路,也將文化賦予產業和觀光特色,除了讓菸樓再生,還發展出新興文化產業,這正是讓人感到希望無窮的客家文化傳承工作啊!


客家人的飲食禁忌
  客家人分佈非常廣泛,各地的飲食習俗也不盡相同。在歷史的遷徙當中,客家人慢慢的形成了他們對於飲食方面的禁忌說法。
  客家人對於食物的飲食季節其實是很講究的,冬天該吃什麼、夏天該吃什麼,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體弱多病的人,不適合吃茄子、南瓜、四季豆…,因為這些食物據說是有毒性的,病人尤其不能食用。另外對於對於小孩及孕婦的禁忌更多,除了祭祀祖先或神明的供品可以讓小朋友吃之外,祭祀孤魂野鬼的東西是不能夠給孩子吃的。還有一說是孕婦不能吃甲魚,因為吃了會難產。
  除此之外,對於食物的顏色、形狀,甚至是稱呼也都與趨吉避害的心理聯繫在一起。客家人平時吃豆腐的時候不能說吃”白豆腐”,而只可以說“吃豆腐”,不能加上一個「白」字,因為只有老人過世時才吃“白豆腐”的緣故。其他像是家家過年喜歡討個吉利,特別愛吃桔餅、年糕、蒜、蔥…等,但卻不能專只吃蛋,因為客家人認為蛋與“完蛋”發音接近,有不吉利的意思。也有的客家人過年的時候不吃鴨子和兔子,是因為這兩種食材的發音和意思有不吉利的象徵。
  有些客家人也會受到宗教信仰或是圖騰崇拜的影響而對飲食有所忌諱。比如說許多客家村落在迎神建醮時都會齋禁,直至建醮結束之後才開齋;而大年初一早上,大部分的客家人不吃葷食,這可能也與佛教的影響有關。


客家八音

客家八音正面總覽


客家八音側面近照

  「客家八音」是目前公認最具有客家色彩的音樂,主要是以鼓吹樂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樂器合奏。古籍曾記載八音是指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材質製成的樂器所演奏出來的音樂,這可能是八音最原始的意思。
  而其演奏型態分為「吹場樂」、「絃索樂」、「北管唱腔」與「串子」。「吹場樂」即鼓吹樂,是由多支嗩吶主奏,以鑼鼓輔佐。多用於迎賓客、迎送神靈、迎神賽、祭典、廟會時吹奏。「弦索樂」則分為兩類,第一是絲竹樂器合奏,大部都用於典禮場合,演奏內容多為唱腔、民間小曲等,另一個則是以嗩吶為主,絲竹樂器輔佐,具有表演、展技的性質,多為欣賞之用。「北管唱腔」則由表演藝人唱或唸出北管戲曲。而「串子」則是由嗩吶與打擊樂器合奏,於排場或出陣時演奏。
  「客家八音」最重要的宴饗、迎賓與祭祀。在傳統的客家社會中,扮演著社會禮節及娛樂的社交是普遍而生活化的音樂活動。而南部北部在使用編製上也各有不同。
  「客家八音」在音階、調式、曲式及變奏的使用上有都其不一樣的特色,至少須由經過訓練的四個人組成,可說是專業化的演奏。而「客家八音」所使用的樂器,不外是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
  「客家八音」吸收並融合各地的民間音樂,且保存自己原有的風格,而後漸漸演變成一種獨創的特殊曲風,是珍貴的文化寶藏。


客家文學
  文學是一種生活,客家文學反映出客家人特有的社會生活,勾勒出客家人的生活百態,也表達了客家人的經驗及思想。客家文學是中國文化中富有特色的重要分支,也是組成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因子,客家文學當中存留著豐富的中原古風,深深讓人著迷。
  早期的客家文學像是祭拜祖先歌謠、民俗祭典歌謠…等均為口耳相傳,所以無文字記載,早已失傳。一直到道光年間,才又開始有了文學的興起。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以後,客家文學的內容朝向散文、小說、詩歌、評論及報導文學等方面呈現多元的發展。
  從「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開始,龍瑛、吳濁流也陸續投入客家文壇當中探索本土精神的淬礪思考。到了1950年代台灣的中文環境底定,六堆客客家人鍾理和在戰後回到美濃,在貧病困頓間仍創作不斷,熱情不減,後人譽為「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台灣文學與台灣人的艱辛旅程。
  近年來六堆客家詩人曾貴海也潛心淨化歷史經驗,並以妙筆化為字字珠璣,自覺覺人,除此之外並籌組「南社」,自南台灣的客家觀點審視時局,不遺餘力。
  1960年代美濃的吳錦發…等人都由創作轉為社論寫作,伴隨著現實多元的議題,再加上冀望社會改造的遠程目標,使他們成為台灣新一代的寫實作家。
  對於整體台灣文學,客家人發展出高於人口比例的貢獻,並發揚台灣的客家文學。


客家服飾文化
  客家人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擁有屬於自己的服飾文化,雖然隨著時代改變,客家服飾不再那麼的適應於當下,而且已很難從穿著習慣,確認客家的族群屬性,最可惜的是有些服飾的文化已經漸漸地消失了,近年來大家開始體認到這一點,已經開始正視它象徵的文化意義。而南部客家也比較多保有客家服飾風貌,充分表現客家人樸實無華的獨特心性。

  針對客家人的整體服飾,以下大約略述一二:

髮式:早期客家少女,頭髮常梳「辮仔」,垂於腦後。而未婚婦女,常喜歡將髮辮纏繞於頭頂。如果是成年婦女,則髻鬃為二把或三把,並會佩帶金、銀、銅、玉鑲製的金簪。老婦人則喜歡在額頭繫戴帽箍。

鞋款:婦女平常穿繡花鞋或是素面的布拖鞋。盛裝時穿繡花包鞋。客家婦女因勤於勞動,所以不會纏足,平常穿拖鞋式繡花鞋,並且在晚上洗過澡後才穿鞋,襪子和繡花包鞋則是結婚時才穿。

衣著:男女衣服同為衫、襖、掛甲、褲,女子另外尚有裙。衫是單層衣衫,是屬於夏天的衣著。男子為對襟短衫或長衫,女子則為大襟衫。襖有短襖、長襖或棉襖、皮襖等,則是秋冬季節的衣物,一般採用大襟。掛及掛甲就同於閩南系統的馬掛及馬甲,也是穿在長袍之上,分冬及夏天穿。褲的部分,客家男人多穿褲腿褲,也穿和女人相同的大襠褲。通常長袍馬掛,就做為外出服或慶典祭祀之時穿;短衫褲子,則是家居常服。


客家音樂靈魂-老山歌
  如果要說在客家山歌裡頭,最能代表客家精神的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一口同聲的回答你「老山歌」…
  客家人的生活型態隨著地域的區隔分佈,呈現在音樂文化上的特色也不盡相同,台灣南部的客家山歌從過去一直到現在都維持著茁壯的生命力,甚到發展出自己獨有的客家山歌調。
  我們對於山歌的印象,畫面通常是從這個山頭唱過去,那個山頭唱回來,你來我往一唱一答,把整個山頭唱得好不熱鬧!這樣有趣的山歌,內容有談情說愛的、也有工作中唱的、祝壽、關懷的…無所不唱,無處不唱!
  山歌又可細分為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小調等。「老山歌」是屬於客家山歌調裡的三大調之一,是最古老的一種曲調,也是客家民謠裡最高難度的一種。老山歌在進行的時候是沒有節奏的,而且拍子相當自由,要怎麼唱就怎麼唱,歌詞也不固定,可以因人、因時、因地、或情境的不同而隨口唱出情緒!
  老山歌在南、北的唱法其實也大不相同,除了腔調有不同之外,台灣南部甚至發展出獨有的老山歌調,也就是「大門聲」和「新民庄調」。
  「大門聲」沒有固定歌詞,都是隨口即興唱出,歌曲節奏性比老山歌還要自由且不受節拍限制,也很少用樂器來伴奏,大多是以清唱居多。「新民庄調」則是受到原住民音樂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老山歌調,所以也稱做「番仔調」。
  客家老山歌是代表客家朋友生活經驗的一個記憶圖騰,一個必須要以感情傳承的喜怒哀樂!


客家童謠
  童謠,不僅是一種有趣味的娛樂活動,也是客家人寓教於樂的一種方式。客家童謠不僅內容豐富,形式上也富於變化。有獨唱,也有二人對唱並拍手和唱的,也有邊做動作邊唱。篇幅有長有短。內容大多是以團體遊戲方式遊唱,這可能是因為與客家人經常遷徙有關。
  可愛的客家童謠在台灣一向是只朗誦而不唱,大部份都是在學前由祖父母那兒口傳而來。目前配有曲調的台灣客家童謠約百首左右,雖然客家語聲調只有六聲,但加上吟唸時的強弱長短,就賦予了它自然的抑揚頓挫,成就「口語音樂化」的味道。
  客家童謠發展,在1970年代之後,客家童謠量減。1970年代之後,都由國語的童謠取代。1990年代,母語教學之後,客家童謠又漸漸出現。客家童謠幾乎都是用唸的,並且可以各地的腔調來唸,所以臺灣客家童謠各種腔調都有,像是海陸、東勢、四縣、饒平…等,有一些是全臺通用,有一些則是地方性的。其種類有:1沿用古詞,再加上作曲就成為唱的童謠。2作詞作曲都是新的創作。3借用名曲,重新填詞而成。除了配合幼童遊戲進行之外,也有特地設計給孩童學習語言用的,或是單純抒發情感及活潑的口語表達。
  若是要讓童謠流傳久遠,配以曲調是最好的方法,而配上曲調的童謠,往往會流傳得更為廣泛。


客家傳統代表米食-粢粑
  「粢粑」,就是我們平常所稱的「麻糬」,是客家米食中裡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點心,也是台灣客家運動早期的代表象徵食物。
它的由來目前已不可考。不過相傳宋朝江西省長汀縣曾發生連年旱災,當地有一個聚集了客家人的地區,居民為了紓解水困,就到龍王廟求海龍王賜雨水,但是發現各戶人家拿出來的供品少得可憐,於是當地居民就決定把各家的米蒐集起來一起蒸熟,再把它槌打攪和直到充滿韌性和彈性,並且不見米粒為止。禮成後,大家分食這些米食,發現當中滋味還存有濃濃的稻米甜味和香味,這樣的食物經過口耳相傳之後就成為客家人最愛的米食之一。另一個說法是客家人比較貧窮,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將剩飯搗勻加入花生粉、糖粉變成麻糬。後來在逢年過節或廟會活動的時候,為了款待親朋好友,都會以粢粑來招待。
  現今客家人通常在廟會慶典祭祀或是有選舉活動的時候會打粢粑,主要的材料為糯米,把糯米蒸熟後,倒入石臼中,用石臼慢慢搗,之後將已冷卻的粢粑,放在舖滿花生粉或糖粉的盤中,用筷子分成小塊,就是可口的粢粑了。另外還有用老薑汁熬紅糖煮成的湯汁粢粑,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粢粑之後,勤儉的客家人不斷的研發釵h米食:九層糕、六粽、五包(菜包)、四惜圓(湯圓、元宵)、三甜粄…等,另外還有菜頭粄、米糕、芋粄…等各式美食,讓人食指大動。


客家道地佳餚介紹
冬瓜封/高麗菜封:「封」的意義為「焢」,用大骨頭加上油蔥,使用冬瓜、高麗菜、筍絲以高湯大火焢住悶封至軟爛入味,香味撲鼻,非常可口的魯味。
薑絲大腸:是一道精緻的小吃。大腸吃起來口感極佳,清淡不油膩,佐料有蒜泥和細而短的嫩薑絲,與分量剛剛好的特殊醋精、調味料,大火炒過之後充分表現道地的客家口味。
炒福菜:福菜原名「鴨舌草」,美濃當地人把它拿來與豆瓣醬一起炒,就成了一道風味獨特的客家名菜。
控肉:選用大小適中的黑豬肉,只用冰糖調味,不加味精,黑豬肉滷之前先用下油鍋炸過,去除肥肉部分的油脂,讓瘦肉部分更具嚼感,讓滷汁入味到肉裡頭,非常下飯。
客家小炒:選用油脂多的五花肉、乾魷魚先炸過,再跟紅辣椒、蔥、大蒜、蝦米炒香,並加入調味料拌熟,充分表現客家菜的鹹、香、肥美的精神,是下飯下酒的好菜。
豬腳:豬腳在美濃和萬巒都是出名的佳餚。萬巒的豬腳以紅燒的方式並且沾上蒜泥醬入口,非常強調嚼勁,沾醬蒜香撲鼻,跟豬腳一起入口,非常美味。
梅乾扣肉:以芥菜乾連同三層肉或是五花肉放在一起蒸熟或是紅燒,梅乾扣肉的湯汁拿來拌飯,讓人食慾大增;梅乾菜葉可以切細炒肉碎末,也是一碟可口小菜,也一樣有促進食慾的效果。


屏東萬巒豬腳
  萬巒鄉是屏東縣的一個小鄉鎮。而講到萬巒,就會直接聯想到「豬腳」。屏東萬巒豬腳被喻為台灣四大美食之一,聞名全台!
  萬巒豬腳之所以聞名全台,主要是在於它的特殊製作過程,以及獨特的配方、佐料,使它有別於其他地方所產的豬腳。豬腳採用豬的前肢,並且放入特別的中藥密方,沒有使用含硼砂之類的添加物,而且吃起來不會油膩,它的皮、肉、筋,韌性中帶點脆脆的感覺,十分香Q爽口,鮮嫩多汁,加上香醇的蒜泥醬入口,蒜香撲鼻,嚼勁十足,吃了還想再吃,讓人贊不絕口!
  萬巒豬腳的製作過程,首先先處理豬腳的部分,包括初步的去毛、洗淨等,接著以熱水煮燙,之後將煮燙的豬腳放置於冷水中浸約半小時,使豬腳當中比較硬的筋變得又脆又嫩。之後再更仔細的去除表皮下的毛皮,待冷卻之後,隨即置於冷凍庫中進行急速冷凍。最後再從冷凍櫃中取出豬腳,等待解凍之後,放入加有泉水、醬油、以及神秘中藥包的鍋中慢火燉煮,大約一小時之後就可以上桌了。
  台灣人喜歡吃豬腳已經有很常的一段歷史,而且豬腳也有吉利的意思,可以去霉運,而萬巒豬腳幾乎就是豬腳的代名詞了,萬巒最有名的就是豬腳店了,每逢週末假日總是吸引著遊客蜂擁而來,就為一嚐萬巒鄉豬腳的獨特風味!


美濃的香格里拉-客家文物館

美濃館裡頭的戶外空間廊道交映


美濃館正面入館之後的景象,
圖為美濃館義工正在為觀眾進行導覽。

  美濃客家文物館位於美濃中正湖東北方湖畔,羌子寮溪及大坑溪的匯流處,在高雄縣政府有感於保存客家族群文化的重要性之下,斥資了一億餘元興建這座客家文物館,期望將美濃客家的文化傳統加以傳承,在2001年開館。
  客家文物館是整個美濃鎮與客家族群生活智慧與藝術文化的結晶,美濃為全國最具客家文化特色的鄉鎮,全鎮有百分之九十七的客家人,是全台灣客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美濃是個很美、很有意思的地方,神秘當中帶有一點溫暖的氣味,文物館館舍面對綠野平疇,依傍山光水色,悠閒舒暢的氛圍讓人很容易把自己跟大自然融合成一體,徜徉在客家的文化洗禮之中。
  走進文物館,在通過小橋流水及垂柳交映的前景之後,隨即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客家館,館內有豐富的庭園造景,交錯在其中的是來回穿梭的廊道。
  客家館的展示,主要是根據當地客家為主的文化做詮釋,在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歷史沿革、生活百態、基本產業、工藝用具的內容上呈現豐富的面向,而在展示的手法上也是有著多元的走向。其主要表現美濃農村的特色,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客家建築,再加上館內專門的導覽解說,都可讓遊客們感受到客家族群勤儉持家、務農為生的奮鬥歷程。館內不但推廣客家文物,同時兼具展示、教學、休閒、學術其社區整合的作用很值得一遊!


傘下的一片天-客家油紙傘的精神

製作紙傘之工作場所


紙傘特寫照

  客家人的儉樸勤奮的生活個性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中就可以看見,尤其是手工藝品之中處處都可以流露出儉樸素雅的特質。講到油紙傘,大家都會想到「美濃」這個淳樸溫暖的小鎮。油紙傘是美濃的特產,其製造的技術是來自於中國廣東縣的一名郭姓老師傅來美濃定居之後並將技術傳入。爾後油紙傘這項傳統的技藝便在美濃鄉親的努力之下發揚光大,使美濃成為台灣油紙傘的故鄉。
  從前客家人考量到處境與經濟狀況,所以就地取材把當地竹子做成遮雨工具,削切為傘骨,再以棉紙製成傘面,並在傘面塗了柿子油,就成了實用經濟的油紙傘了。目前的油紙傘大都只用南投竹山的「孟宗竹」,經過鋸竹、串聯傘骨傘頭、繞線、上膠裱紙修邊、上柿子油、曝曬、繪畫、裝傘柄、固定傘頭、穿內線等數十個步驟,一把油紙傘才算完成,過程相當的繁複,完全由手工製造,非常受到歡迎!
  現代人認為送「傘」當作禮物,是觸霉頭的一種舉動(「傘」音同「散」),但是在美濃,卻認為送傘是高貴的情誼、是一種吉祥物。「紙」與「子」的諧音,因此在兒子十六歲的時候送傘,表示孩子已成年;女兒出嫁時,也以紙傘當作嫁妝,象徵圓團圓之意,「傘」字中有四人,更象徵多子多孫、早生貴子之意。
  現今社會快速成長,漂亮的各式傘面取代了傳統素面傘的實用價值,油紙傘從雨具轉變成供人欣賞的藝術品。
  油紙傘除了能代表客家人儉樸的手藝精神之外,也代表了客家人的歷史與文化意涵。


黃色精靈的故鄉-黃蝶谷

黃蝶谷之美麗蝴蝶


黃蝶谷其中一景

  美濃鎮廣林里東北側的谷中,雙溪會流,形勢封閉,谷中終年青綠,遍地長滿了鐵刀木,可供黃蝶的幼蟲食用。溪畔的草地長滿了可以讓蝴蝶採花蜜的馬櫻丹長穗草,再加上谷中氣候非常適合蝴蝶生長,因而成為全台唯一的黃蝶生長區。
  黃蝶翠谷每年4至6月中,滿山滿谷盡是黃蝶飛舞,黃色的小精靈穿梭使得翠綠的山林生動起來,以端午節前後最為壯觀,這裡除了蝴蝶之外,也有好多可愛的小朋友:五色鳥、大冠鷲、啄木鳥、朱鸝、小蟹、蜻蜓、繡眼畫眉、山紅頭、綠繡眼、黑枕藍鶲、綠畫眉、白環鸚嘴鵯、小卷尾、小彎嘴畫眉、白耳畫眉、小啄木和黑枕藍鶲…等,非常的熱鬧!黃蝶谷可說是東南亞唯一的生態型蝴蝶谷!而在黃蝶翠谷中,又以淡黃蝶的數量最多,它的產量居世界之冠!
  雙溪谷地黃蝶谷生態其實是日治時期日人無心插柳的結果,它們在雙溪一帶廣植能治病並具有其他經濟效益的鐵刀木,但卻意外的引來大量的淡黃蝶來此產卵,因為其幼蟲非常喜歡咬食鐵刀木的樹葉,再加上氣溫、風速,以及其他的自然因素配合之下,造就每年至少兩次在同一時間內有五千萬隻淡黃蝶在谷地內活動飛舞的自然生態奇觀。
  近年來,谷中的生態漸漸受到破壞,過多的觀光遊客造成黃蝶谷失衡的嚴重負擔,也因為環境的改變,黃蝶數量大減!


傳統客家米食-粄
  「粄」就是閩南人所說的「粿」,是小而美的客家點心。客家人飲食素來以米食為主,對重視祭拜祖先的客家人來說,粄不僅是一種食物,也是逢年過節或廟會活動時必備的食品。為了款待親朋好友,客家婦女不斷研發各式樣的米食,以糯米、在來米、蓬萊米…加以磨製蒸煮,成為各式客家粄類。像是:菜包、紅龜粄、發粄、糯米飯、湯圓、粄條、水粄、鹼粽…等。

  客家人打粄的過程順序大概是:浸米→磨米漿→壓乾→粄脆→揉→包餡→蒸。比較常見的「粄」,大概有下面幾種:

「菜頭粄」:客家人最常吃也最普遍的食物。材料除了在來米及白蘿蔔之外,沒有添加其他的東西。吃的時後多半沾醬油加蔥或桔醬。為過年期間最受歡迎的食物,象徵好彩頭。

「粄粽」:客家特製的粽子,使用糯米、在來米製成,口味有鹹粽及甜粽兩種,鹹粽內包著蘿蔔絲、絞肉和油蔥酥;甜粽主要內容為豆沙餡。

「紅粄」:內包豆沙餡,是甜的口味,表示長壽吉祥,每逢祭典、結婚、添丁…常食用的米食。

「水粄」:用水浸泡米,待米食漲後擂細,煮八分熟後再放入碗中蒸熟,加上準備好的餡料,就是一碗可口又特別的水粄,以前的小孩都以水粄代替母奶,比較耐飽。其特色圓潤可愛,象徵吉祥圓滿,因此在祝壽、結婚、團圓、喜慶等場合都是很適合的食物;元宵或是冬至也都有人食用,是平常普及的點心之一。


傳統客家飲食特色
  一般來說,談到客家飲食的第一印象就是又鹹、又香、又油,這是因為在過去客家族群生活困苦、物質缺乏,養成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對於飲食則以經濟實惠為原則,平常時候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勞動力,所以較鹹、較具油脂的食物可以補充汗水流失的鹽分及所需要的熱量,而較香的食物則可以增進食慾,也比較容易有飽足感。
  客家平日所食的米食原料大部分是糯米,因為生活窮困的原因,所以讓人容易有飽足感的糯米是非常好製作米食的原料,客家人好客,也常常會製作不同的米食點心招待朋友,非常具有巧思!
  客家菜常用的特殊食材,首推口味鹹重的醃菜及醬菜,因為其能耐久藏,如福菜、梅乾菜、鹹冬瓜、荀乾等,傳說因為醃製的做法可以方便攜帶及容易保存;這些食材醃製之後,便是十分開胃的下飯小菜,有些還可以用來搭配其他食材成為一道道香噴噴的客家枓理。
  另外客家菜餚在烹調上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幾乎所有以肉為主的菜餚都會先經過煎炸,之後再蒸煮或燒燉,耍不然就是先蒸煮,之後再煎炸燒炒,也因為這樣的手法創造出豐富多變的口味及口感。
  除了菜餚之外,客家飲食當中的湯品,如菜脯雞湯、鹹菜鴨肉湯、福菜肉片湯…等,湯料非常豐富,口味清相當中帶有甘鮮的口感,也是一大佳作!


碩博士的故鄉-菸草原鄉

一大片菸草實景


菸草及其完成之菸品對照表

  冬季早晨七點過後,美濃菸草田裡傳來陣陣的聲響。這樣的情況從每年冬至過後足足會有二個月的時間。高過人的菸草田裡,數十名頭戴斗笠頭巾的美濃婦女載著手套以最快的速度摘菸,說說笑笑;一大片嫩綠菸田延伸至山腳下,其間對映著著朱瓦菸樓,編織出一幅特有的美麗景象!
  美濃鎮位於群山圍繞的河谷平原當中,適合的氣候及土地,不但美濃菸草產量佔全國產量四分之一,也是世界上極少數生產秋菸的地方,美濃黃種菸葉栽種時間、方式世界獨一無二,無論內容成份、口感風味均無可取代。也由於美濃人辛勤種植菸草之下,培育出後代數以百計的碩博士,可見菸草對於美濃人子弟來說,有一股非常深厚的感情。
  「…收成→移植、上土→摘花、除芽→運送→拼菸→送入燻菸→燻菸室→揀選分類…」這是菸草的整個流程,一捆捆的菸葉被整理好了之後,上架並送到菸樓中,關上鐵門九天,菸樓所散發出來的熱氣以及烘乾的菸草香味,是美濃朋友永遠最深刻的回憶!
  近年來,隨著大量青壯年人口外移,以及因應國際市場的經濟轉型,造成了美濃菸業的沒落,鎮上現存的菸樓及夥房,也因為荒廢不用而呈現殘破的景象。「三步一菸樓」的盛況不再,一千座菸樓曾走進美濃人的記憶中,是多少人心中無言的痛!然而,菸業的歷史對年輕的朋友們,還是故鄉應記的事物!


流傳六堆的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是流傳在一般民眾間的口傳文學,以前是沒有文字記載的,完全靠阿公、阿婆講給兒孫們聽,是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謠、諺經過一代傳一代;後來有人想保存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就把它整理出來,廣為流傳。
在這?要介紹的是順口唸、童謠、諺語、歇後語、謎語、講猴話,先用簡單易懂的客家語音書寫,再以國語字音解釋字義,就容易了解。(黃瑞芳)


流傳六堆的民間文學─順口唸二則
順口唸有點像順口溜,但又不完全像,其中有些意思,沒有辦法很完整的交代,如麟洛這一則;另一則是過年的順口唸,頗有意思。
一、麟洛,洛呀洛,長落,長呀長,豬腸,豬呀豬,耶穌,耶呀耶,唱耶,唱呀唱,和尚,禾呀禾,割禾,割呀割,番呢割,番呀番,台灣,台呀台,流苔,流呀流,長流,長呀長,豬腸……。
如此,反反覆覆的唸,說有意思又好像沒有意義,但是似乎又有那麼一點的趣味,是孩子無意識的順口唸。
二、初一鬧華華、初二轉妹家、初三窮苦日、初四聊一日、初五出年掛、初六聊一下、初七七七八、初九天公生、初十月半到、有食莫放過、食咧再來做、做到三角半、買屋又買地、存到一角半,留來討姐,人問伊,討姐做麼?討姐蓋生趣,討到跛腳目淒淒,上床愛人攬,下床愛人背,生趣還生趣,賴仔全身會做戲。(文:黃瑞芳)

流傳六堆的民間文學─童謠
任何民族都有屬於兒童的歌謠,是日常生活中的逗趣寫照、節錄三首
一、「飛行機、飛行機,飛過樹頂尾,

流傳六堆的民間文學─諺語
諺語是先民生活經驗累積的結晶,充滿了深沉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在現今的日常對話中,都還聽得到。
一、揀揀挑挑,挑到爛瓠杓
語意:爛瓠杓,壞掉的水瓢,東挑西選,選上的卻是最差的。
二、屎出正來打糞窖
語意:屎出是想大便的時候。屎出才要挖糞坑,已經來不及了,凡事都要先計劃。
三、吾熟

流傳六堆的民間文學─歇後語
歇後語是把想說的話隱藏起來,不正面說出來,帶些詼諧,亦帶有譏諷、譬喻。
一、老阿婆的被骨──蓋久

流傳六堆的民間文學─講猴話
六堆人的猴話中,含諷刺、諷喻的成份居多,等於轉個彎罵人一樣,但很有意思;會意後往往令人笑開懷,雖言詞鄙俗,卻不失真實。
一、阿貴伯賣豆腐乳,看人挾。
涵意:大小眼
說明:阿貴伯賣豆腐乳,熟悉的顧客就挾大的,不熟的顧客就挾小塊的,看對象賣東西,擺明了大小眼的生意人作風。
二、黃毛生磧棋仔,著啊大裸髀,唔著也大裸髀。
涵意:好事壞事都有他的份
說明:磧棋仔,下棋;著,對了;唔著,不對;大裸髀,大腿。押對了拍一下大腿,不對也拍大腿,不管對錯都被拍,借指好壞都有他一分。
三、鴨?聽雷,唔知驚。
涵意:不知天高地厚。
說明:鴨?,母鴨;聽雷,聽到雷聲;唔知驚,不知道害怕。母鴨對雷聲沒什麼感覺,所以不知打雷的可怕;引申為對事情的無知。
四、狗食糯米,無變 。
涵意:沒有改變。
說明:狗吃糯米不易消化,解出的便還有米粒。引申為一個人頑固,不易調教。
五、叫化仔企門樓,緊企緊入樓。
涵意:得寸進尺。
說明:叫化仔,乞丐;企,站;緊企緊入樓,越站越?面。乞丐應該站在門樓邊乞討,卻越站越往?靠,希望討得更多。引申為做事得寸進尺。
六、叫化仔許天公,有許無還。
涵意:空口說白話。
說明:叫化仔,乞丐;許天公,向上天許願。乞丐向上天許願,卻因窮困沒有能力買牲醴祭拜還願。引申為空口說白話。

客家祖先的家訓: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
古代的客家人中,凡能識字讀書者,通常會留有家訓,作為子孫為人處世的金科玉律,指引後代子孫朝此目標努力以赴。位於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的劉氏宗祠,大門門樓兩旁的彩繪牆壁上,至今仍保留祖先的家訓。
家訓一
家訓二

深具剛、正、勤、篤個性的客家人,最常用的兩句家訓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客家祖先認為,最上等的人就是對國家盡忠和對父母盡孝的人,所以希望子孫都能做一等人忠於國家、孝敬父母;也希望孩子能愛惜光陰努力人生,換句話說如果天氣晴朗就到田裡工作,反之,天氣不好的下雨天就在家好好讀書,也就是能確實做到「晴耕雨讀」。
由這兩句家訓,可見客家祖先受到儒家忠孝節義的思想影響很大,志氣也很高。在士農工商的古代社會階級裡,客家祖先希望子孫若不能做一等的士大夫,也得做二等的農夫。所以,客家祖先大地主不少,但經商致富的「大富」人家卻不多。
在自由、民主、多元的今天,保存家訓已不在於它對子孫的約束或期許,而是對古代先賢的緬懷和追思。(文、圖:溫蘭英)

客家產婦的洗澡水-大風草
「大風草」是客家話的俗名,學名叫「艾耐香」,植株高約兩公尺,屬於灌木。以前在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地方,只要陽光充足不太濕的野地,隨處都可見其芳蹤。近一、二十年來,由於農地的改變使用,大風草幾乎都被連根拔除,現在想在野外看見它已不太容易。
大風草

三、四十年前的客家產婦「坐月子」時,都必須用大風草煮過的滾開水洗澡,連續洗30天至40天。通常孕婦或其家人在產婦懷孕時,會先到野外採擷成熟但尚未開花的大風草(據說開花的大風草若用來洗澡,易全身發癢)回來曬乾,並打成一結一結;等到坐月子時,就拿出一捆放進鍋裡加水煮開,然後靜置到可以洗澡的溫度,就用它來洗澡。如果不想等它自然降溫,必須加煮過的冷開水調溫,不可以加沒煮過的冷水降溫。
中醫上說,大風草煮成的開水可以去風邪避寒,也可以治療骨頭酸痛,所以除了產婦外,操勞的農人、工人偶爾也會用它來煮水洗澡,甚至把它當草藥喝(洗澡前先喝一碗)。可惜因它煮過的水容易把浴室染成黃色,加上現在要找到它也不容易,因此,大風草水已被薑水取代了。(圖、文 溫蘭英)

化胎與五行石

化胎

右至左為木火土金水
化胎也有人稱「花台」、「化台」,是位於宗祠、廟宇或廳下正後面隆起的土胚。呈半圓形或方形,有如宅院的靠背(靠山),象徵根基穩固,也可以匯聚靈氣、化育萬物、造福子孫。
其實,以建築學而言,做化胎有幾個作用:一、排水,因為在化胎與正身之間需做一條排水溝,剛好可以把從正身屋頂流下的雨水排到兩邊。二、面積不小的化胎有分隔前後兩棟建築物,以增加空間使不致有壓迫感的功能。
化胎上面通常會種些比較低矮的花花草草,尤其桂花、含笑花、樹蘭花等香花植物,除有美化綠化環境的功能外,花香也會從窗戶飄進正身的各個房間,以致整天都能滿室生香。
有些比較講究的,還會在化胎的中軸線的圍牆邊,鑲上五顆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立石叫「五星石」,若鑲上七顆則增加日、月兩形叫「七星石」。
以前的人認為自然界是相生相剋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化胎」上貼「五行石」風水較好,可以逢凶化吉,可保世世代代子孝孫賢五世其昌。因此,建築師就以「長形」的石頭代表「木」(樹木是長長的),「尖形」的石頭代表「火」(火焰是尖尖的),「方形」的石頭代表「土」(大地是方的),「圓形」的石頭代表「金」(液態金因內聚力的關係成圓狀),「波浪」形的石頭代表「水」,把它們貼在「化胎」上(如圖從右到左為木、火、土、金、水)。(文、圖:溫蘭英)
圖解:1.位於廳下後的化胎
2. 鑲在化胎上的五行石

伙房與廳下
以「廳下」(國語叫祖堂)為主所建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叫「伙房」。伙房裡的所有人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後代子孫,他們是由同一「伙食」的「一家人」慢慢分支變成很多家的。換句話說,他們之所以會同住在一個伙房,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或他們是親兄弟或堂兄弟,他們彼此之間是因為有「血緣」關係,才「大夥兒」住在一起的,而他們也不單是住在一起而已,也是共同開疆闢土闖天下的最佳夥伴。

廳下
「伙」有伙伴和「伙食」的解釋;而「夥」只有夥伴、合作的解釋,也就是說用「夥」只能表達出他們是同住一起的一夥人,或他們是一起開疆闢土的好伙伴,卻表達不出他們的祖先曾經是一起「共桌吃飯」、同一「伙食」的「一家人」,所以寫「伙房」比寫「夥房」更能表達出「伙房」的涵義,也更能描繪出以前的客家人,胼手胝足以啟山林的生活景象。
伙房

伙房裡最重要的建築,就是祭拜祖先的「廳下」。廳下擺有列祖列宗的牌位,所以是維繫宗親的精神堡壘,除了晨昏和過年過節要上香外,成大功、立大業衣錦榮歸者也會到廳下祭告列祖列宗,感謝他們在天之靈的庇祐和分享自己的榮耀。
此外廳下也是三、四十年前,客家人辦喜事時宴賓客的「貴賓席」。以前的人家有喜事,都是在「伙房」中間的「禾坪」宴請賓客,男女雙方的貴賓、舅舅、外公及地方仕紳等都會被邀請到「廳下」坐,因為廳下的菜色較多也較好,「坐廳下」是一種榮譽也是地位的象徵。(文、圖:溫蘭英)
圖解:1. 「伙房」裡的大禾坪,是婚喪喜慶的聚會所
2. 「廳下」是以前宴客的「貴賓席」,也是壽終正寢 者停柩之處

掛紙
「掛紙」是掃墓的意思。六堆客家人習慣在農曆2月初2「伯公」生日後到清明節以前,依據農民曆選一天「吉日」統一掃墓。所以掃墓當天必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客家人把掃墓名為掛紙的由來,相當遙遠。相傳唐高祖李淵在未登基前,因征討四方,終年在外,多年後被封為唐公時才回家省親。但此時他母親已去世多年,唐高祖雖知母親葬於南山的墳墓裡,卻因荒煙蔓草而遍尋不著,只得將紙帛撕碎,讓風飄去,並默默祈禱,希望母親地下有知,接下紙帛以利辨識。
掛紙
掛紙
說也奇怪,當他祈禱完,天空真的就飄下一張紙掛在一座墳塚上,任憑大風怎麼吹也吹不走,高祖因此認出亡母的墳。以後的人掃墓時就依據當年的月數,用12或13張象徵陰間鈔票的「銀紙」,分散在祖墳四周,希望祖先永不缺錢。同時,拿一張雞血紙,以小石頭壓在墓頭上,表示這是有主墳墓,其子孫年年都有來祭拜,這就是掛紙的由來。
由於以前的墳墓大多為土墳,加上在荒郊野外又無人管理,所以都是雜草叢生,因此在掛紙前或當天,都必須拿著工具把祖墳清理乾淨,這叫「掃墓」。據說楊公先師有一天在看風水時,不小心把羅盤掉進了水裡,幸好一隻聰明的鴨子幫他撿起來,為了感謝牠,從此掛紙時不把鴨肉當祭品。所以客家人的掃墓祭品,只用雞、肉、魷魚和水果、罐頭,以及象徵「勤儉持家」的芹菜、象徵「很聰明、很會算」的大蒜苗等兩種青菜,以及象徵「升官發財」的豆干、「有食有剩」的蛋(蛋客語唸春,春與剩的客語諧音)。


客家諡號
客家人是重視慎終追遠的族群,所以會為往生者題諡,主要是抱持「祖宗為大」、「死者為大」的觀念。所題的諡號,大多根據往生者生前的個性及行誼加以擬定,不論其功過,諡號皆為嘉言,以歌功頌德的字句為多。
有名望的耆老出殯前一日,親朋族戚及知名人士會先擬好「諡法」,恭送到喪家。一般人的諡法,男人由家族長輩合擬;女人由娘家長輩擬定。通常往生者超過六十歲才能題四個字,未滿六十歲題兩個字。
在六堆地區蒐集的客家諡號,男性的諡號當中,前三名為「勤篤」、「勤篤和睦」、「勤睦篤厚」;女性的諡號當中,前三名為「勤操慈育」、「勤儉慈育」、「勤慈懿範」,可得知客家人最主要的精神即是「勤勞」。客家先民來台開墾時,由於大多在蠻荒僻野、土壤貧瘠、耕作不易的地區,必須加倍努力耕種才足以維生,所以養成勤勞節儉的性格。
女性諡號還有一個主要的字為「育」,由於客家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且農耕時代需要幫手,並要延續香火,所以希望人丁興旺,客家女性背負繁衍後代的神聖使命。而「育」字還有教養子女的意義,客家人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這個責任也落在客家婦女的身上。
在這個文化快速變遷、容易流失的時代裡,客家諡號應該流傳,因為它富有教育意義,也含有家訓的意味。希望藉由諡號,使客家後代子孫能不忘本,謹記先人的教誨與精神。


客家庄的伯公信仰
「伯公」為何成為客家人重要的崇祀對象?客家人又為何將「土地公」稱之為「伯公」?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客家語的「伯公」指的就是祖父的哥哥;若以直系親屬而言,對自家子弟的管教方面可能會比較嚴厲;若是以旁系親屬而觀,通常長輩對侄孫的照顧會較為親切,所以就侄孫輩而言,他們最喜歡的長輩可能就是伯公或叔公了。由這個角度來看客家人將土地公稱之為「伯公」的原因,就是將土地公視同自己的長輩一般,而每天早晚各獻一柱香,也就代表著早晚向長輩請安的敬意。
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日,客家人會以盤花、素果向伯公祭拜一番;每年農曆的2月2日與8月2日伯公生日,伯公祠附近的居民,就會以盤花、素果或牲醴前往祠中祭拜。每逢初春、秋末的時候,一定遵循漢民族的傳統風俗,舉行以伯公為主的「祈福」與「太平福」,祈求或感謝一年來的庇祐;由以上的奉祀,不難看出客家人將伯公視為是庇祐自家的祖先。所以在客家村落,伯公祠到處可見,伯公與客家人的關係,已打破神與人之間的界限,在伯公祠的大樹下或祠前小埕,通常是大人休憩聊天、小孩嬉戲的絕佳地方,此時的「伯公」就像可以讓人依靠傾訴的對象,是客家人忠實的守護者。


客家伯公VS閩南土地公
無論是客家或閩南,對土地的信仰都是很虔誠的。但客家伯公信仰與閩南的土地公信仰不甚相同,以下分別說明其相異之處:
一、客家地區稱土地公為「伯公」;閩南人稱「土地公」語近「討利公」。
二、六堆客家地區仍保存有墳頭式伯公;而閩南土地公是以祠或廟式建築。
三、在客家庄四處可見伯公壇或伯公祠;而閩南人通常一個村庄才有一個土地公廟。
四、客家伯公碑石上刻的是「福德正神香座位」,且碑石旁刻有花紋;而閩南人在碑石上刻的則是「福德正神」四個字,碑石旁則無花紋裝飾。
五、客家伯公造型無論是石碑式或神像式,在頂端都披有紅布,其長度垂及兩側,此紅布即為「紅絲絨」。
六、客家伯公祠的正殿較窄小,拜殿的空間較大;而閩南土地公祠的正殿空間較大,拜殿反而窄小。
七、客家人以「盤花」與「金花」供奉伯公;而閩南人則以鮮花供奉土地公。


客家庄新春祈福儀式
六堆地區的客家村落,在春季(元宵節前後)會辦理祭拜村內伯公與五方神靈,以祈求風調雨順、五榖豐收、庄民平安稱為「作福」,各個村庄的祭典儀式大同小異,流程如下所述:
第一天,一早,福首們開始進行請神工作。抬著神轎,前往村內廟宇或伯公祠請神,請回村?主廟;廟中則準備牲醴、五果、酒等奉祀的祭品,代表著下馬儀。
請神完畢,去年有增新丁(生男孩)的家長,帶著新丁粄(龜粄)前來廟裡酬神,感謝賜予麟兒。新丁粄上貼長條狀紅紙,上面書寫「家長姓名率新丁姓名」等字樣,並插上新丁花(大王仙丹),現在有以其他鮮花代替的。
晚上,廟方與福首們則要共同舉行「拜天公」。是一項重要的祈神儀式,大都在晚上十一時舉行;拜完天公之後,第一天的儀式即告一段落。
第二天,廟方則開始舉行祭眾神儀式,並行三獻禮;庄民家家戶戶會準備牲醴來祭拜。儀式完畢,大約在中午以前,將所有神祇請回。新丁可以獲得福首們精心設計的衫帶,掛衫帶的意義,在於老祖宗希望藉衫帶套於新丁身上時,可將福氣傳送給這些未來的主人翁,期望新丁能平安的長大成人。祭拜的新丁粄要分送親朋好友,分享快樂。
中午,「食福」是壓軸。宴請本年福首、明年福首及村內六十歲以上的男性耆老,至此新春祈福即告圓滿落幕。

王爺奶奶的故事
在一百多年前是閩客相爭嚴重的時代,一個美麗動人的人神聯姻傳說,消除麟洛和九如這兩個閩客鄉鎮的衝突。
徐秀桃,花樣年華的貌美女子,每天早上都會到河邊洗衣服。這天,是九如三山國王王爺出巡的日子。從屏東市遶境經過麟洛庄,秀桃抬頭望著遶境的隊伍,看到隊伍中有個面目俊秀騎著白馬的男子。她心想,假如我可以嫁給這麼英俊挺拔的男子,那該是多幸福的事啊!第二天,她在河裡拾到一個紅色的禮盒,打開一看,竟然是文定的禮品。
接著,秀桃生了場大病,找遍群醫,皆問不出病因。家人只好去廟裡向神明請示,才知道她檢到的禮盒,竟是大王爺的聘禮,大王爺要娶她為妻。沒多久,秀桃過世,傳說是嫁給了九如大王爺。因此,後人稱她為「王爺奶奶」;麟洛人則暱稱她「老姑婆」。
這個故事促成了兩個閩客鄉鎮,九如、麟洛的和諧互動。當時,是閩客之爭最嚴重的時候,不只不相往來,械鬥更屢見不鮮。但聯姻之後,兩鄉如一家,從一些小事就可明白。如當時的交通不方便,需搭竹筏過河;遇到九如人經營的渡河口,只要表明是麟洛人就可以免費搭乘。又如每年農曆正月王爺奶奶生日時,九如人會來麟洛慶壽,舉辦「王爺奶奶回娘家」活動,稱麟洛人為「阿舅」;麟洛人在過年之時也會去九如替王爺奶奶上香。因這樁神人婚姻,讓兩個鄉更有互動與瞭解,化解族群的紛爭。

 

張貼留言

<< Home